北极为什么夏天有植物出现(为什么北极夏天白天特别长)
北极地区为什么会开花? 人们在北极地区看到臭菘花在冰雪中盛开,诧异之余,不禁疑窦丛生:这些花为什么会在那么冷的地方开放? 20世纪80年代初,瑞典伦德大学三位植物学家为了解开这个有趣的谜而奔赴北极。经过调查,他们发现臭菘花盛开的原因是因为花朵内部能保持比寒冷的外界温度高得多的恒温。花儿为什么能“发烧”?三位瑞典科学家认为这跟它们追逐太阳有关。他们将生活在北极地区的仙女木花花萼用细铁丝固定,以阻止其“行动”,然后再在花上放一个带细铁丝探针的测温装置。旭日东升,气温升高时,被细铁丝固定的花朵内部温度要比未固定的低,因为未固定的花朵能随着太阳的运动而一直面朝太阳。因此他们得出结论:花儿向阳能积累热量,有利于果实和种子的成熟。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植物学家沃尔则认为,极地花朵“发烧”是因为脂肪转化成碳水化合物释放热量所致。他观察到极地植物臭菘,在连续两星期的开花期间,漏斗状的佛焰苞把花中央的肉穗花序“捂”得严严实实,内部的温度竟然保持在22℃,用向阳理论显然难以解释。经测定,沃尔发现臭菘体内存在一种叫乙醛酸体的特殊结构,它的内部是生物化学反应的最佳场所。当植物体内的脂肪转变成碳水化合物时,花儿就“发烧”了。可不久,沃尔发现在另一种叫喜林芋的“发烧”花儿内部并不存在脂肪转化为碳水化合物的过程。喜林芋“发烧”是靠花儿内部雄性不育部分的“发热细胞”。沃尔因此以为,花儿“发烧”是为加速花香的散发,从而更好地招引昆虫传粉。在寒气逼人的北极地区,一朵朵“发烧”的花就像一间间暖房引诱昆虫前来寄宿,从而借助昆虫完成传粉。但美国植物学家罗杰和克努森却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们认为,这些花儿“发烧”不仅为了招引昆虫。更重要的是为了延长自身的生殖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从容不迫地开花结果,延续后代。 花儿为什么“发烧”?至今尚无统一的说法。大多数人认为,在没有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前,断然下结论是不可取的。 北极夏季有植物吗北极夏季的较常见植物有: 北极菊(Chrysanthemum arcticum)(菊科), 越桔( V.vitis-idaea), 笃斯越桔(V.uliginosum), 栂樱属(Phyllodoce), 岩须属(Cassiope)(杜鹃花科), 喇叭茶属(Ledum)(这属也是杜鹃花科), 黑果岩高兰(Empetrum nigrum), 石竹埃若禾(Aira caryophyllea)(禾本科), 御膳桔(cornus canadensis), 葶苈(Draba nemorosa)(十字花科)。 仙女木(Dryasoctopetala)(蔷薇科)在化石上也是作为仙女木区系(Dryas flora)而成为更新世寒冷植物区系的指标。北极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是石南科、杨柳科、莎科、禾本科、毛莨科、十字花科和蔷薇科。 为什么说“北极”也有繁花似锦的时候 因为漠河夏至的时候也是旅游胜地,这个一片生机,繁花似锦。 漠河县位于北纬53度线上,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县份。由于纬度高,使漠河地区在夏季产生极昼现象,同时常有北极光出现。极光和白夜是漠河独有的自然景观,为漠河增添了奇异光彩。因而人们又称漠河为“中国的不夜城”。 中国地图的形状如一只报晓的雄鸡,而漠河就是这只雄鸡的红冠,人们也把黑龙江的地图比做一只昂首欲飞的大天鹅,漠河就是这只天鹅项上的明珠,因此漠河被人们称作金鸡之冠、天鹅之首。漠河有罕见的极昼天象和神秘的北极光,假如你要一睹神秘,那你可以在6月来漠河。 白夜是漠河独有的自然景观。在中国方圆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漠河位于祖国的最北端,由于纬度高,随着季节的变换,到每年的夏至时,便产生了昼长夜短的极昼。在极昼出现时,晚11时,天仍然亮,人们可以坐在白夜里看书、写字。当夜幕降临到午夜后的1-2时,天稍黑一阵儿又开始放亮。此时晚霞与朝晖在北方的天宇上交相辉映,其白夜之景十分壮观。因此有人多称漠河为“不夜城”。 漠河白夜产生在每年的夏至前后的9天中,此时节的漠河多出现万里晴空的天气,是人们最佳的旅游观光的季节。人们观赏北极光和白夜奇观的同时,又可同时看晚霞与朝晖连成一片的红彤天宇。自80年代以来,漠河县把“夏至”定为旅游节,北极村漠河则成为漠河县旅游区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每当夏至到来,便有国内外数千人到北极村观看白夜和极光,游客在北极村渡过白夜的时候,经常通宵达旦。 来源:旅伴 为什么南北极也有植物在南极,目前已经辨认出来的地衣只有400种左右,苔藓有75种,仅有4种开花植物,还都是生活在南极圈以外的南极半岛上。而在北极,地衣有3000多种,苔藓有500多种,各种各样的开花植物则达900种之多。在北纬66°~71°之间的阿拉斯加北坡及加拿大的诸岛屿上,生长着53个有花植物科的450种开花植物。而在北纬80°左右的格陵兰岛北部地区,仍然可以看到90多种各种各样的开花植物,它们无疑是地球上纬度最高的开花植物。 如果你逐渐走向北极,就会发现树木愈来愈小,愈来愈稀,最后竟完全消失。这时,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则转为优势,极地的这种植物群落,便被称之为苔原。 苔原植被处于极不利的生态条件下,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低温。在生长季节里,根只能在离地表大约30厘米的深度内自主伸展,30厘米以下,则是坚如磐石的永久性冻土层。 苔原多数的种类为常绿植物。包括可贴地的针叶灌木,如矮桧;坚硬扁平的小灌木和灌木,如越桔、酸果蔓;石南型叶、叶缘卷曲的灌木,如喇叭花、岩高兰以及紧贴地面的垫形小灌木。这些常绿植物在春季可以很快地进行光合作用,不必耗时形成新叶。多数植物矮小,许多植物紧贴地面匍匐生长,这是抗风、保温及减少蒸腾的适当手段。苔原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和花序,如勿忘草、罂粟、蝇子草的花色便鲜艳欲滴,而且北极植物花的特点是大部分花向着太阳开放,并呈杯型,这可能与尽可能多地采集太阳光有关。 来源:课堂内外(初中版) 为什么严寒的南北 极也有植物“安家落户”南极、北极是常年冰雪覆盖的地方。在极地中间最为寒冷,夏季短暂,冬季长达8个月,常年冰雪不会融化。那么,在如此严寒的地方是不是会有植物生存呢?首先,根据地理学地球区域的划分,地球南纬度66.5度以南的地区全部称做南极,而地球北纬度66.5度以北的地方全部称为北极。南极是一片大陆地,常被人称做南极洲,南极洲表面覆盖着厚厚的一层冰雪。北极正中是一片冰地,事实上它是海洋上飘浮的一块冰层,人们把这个海洋称为北冰洋。北冰洋四周陆地从属于北极地区的有以下几个:俄罗斯北部、加拿大北部、芬兰的北部、挪威的北部和阿拉斯加北部等地,还有许多大小岛屿,例如格陵兰岛和新地岛等。 那里有许多的北极熊、驯鹿和鸟类。除了食肉动物外,那里还有食草和食植物果实种子的各种动物。那里气候虽然严寒,但还是有植物生长的。已经有科学家报道,在中央地带有地衣等植物,像新地岛已经被发现有大于500种的南北极的地衣,格陵兰岛也发现300种地衣。甚至地边缘地区还有各种各样的高等植物,像仙女木、罂粟花等。另外,我们还能看到不少很有价值的植物,例如辣根,它可以用采抗坏血病,沼泽乌饭树的果实可以食用,禾本科、莎草科的植物均能做饲料使用等等。 南北极非但有植物,而且植物还不少 南极洲的植物与北极形成鲜明的对照。南极洲与世界其他大陆隔离,再加上气候严寒、干燥、风大、日照少、营养缺乏和生长季节短等因素,严重限制了陆地植物的生长,故植物稀少,没有树木,没有花卉,也没有多少高等植物。科学家发现,南极洲有850多种植物,多数为低等植物,开花植物非常稀少,仅有3种开花植物属于高等植物。低等植物中,有350多种地衣,370多种苔藓,130多种藻类。尽管北极地区也寒风凛冽,气候多变,冬季气温也常在零下60度以下,大部分地区属于永久冻土带,但毕竟没有南极洲那么酷寒,因此,北极地区的植物比南极洲的长得茂盛得多,种类也多。北极地区有100多种开花植物,2000多种地衣,500多种苔藓,还有南极洲没有的植物,如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 |